木偶艺术要在传承中创新

我国木偶艺术的形态、样式极为丰富多样,且各有所长,潜力无限,都值得认真研究。只要在继承和保护传统的前提下敢于、善于创新,木偶艺术一定能更好发展。

  谈起木偶艺术发展,我常想一个创新问题。

  有人会说,木偶艺术是非遗,谈创新可能会产生“误导”,会伤害传统,使传统艺术变得面目全非。在我看来,非遗剧种的发展,应该是传承和创新“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创新要以传承为本,没有传承的创新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有真正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任何非遗剧种,没有创新就不能发展,就会老化、僵化,最终从“活化石”变成无生命的真化石。

  考察泉州一带的木偶艺术时,就能深深感受到这一点。以晋江布袋戏为例,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两条腿走路”的历史。由于观众数量增加、观演空间扩大,布袋戏的偶身就显得太小,于是,艺人们把偶身加大,还给偶身双臂加上肘关节,使它能够活动,大大提高了表现力。这些都是创新。但创新后的布袋戏依旧是靠演员的五个指头操纵,也就是说,剧种最根本的特性没变,布袋戏仍旧是布袋戏。而且,并不是所有偶身都做了上述改革。譬如剧目《小闷·小七送书》中的小七是丑角行当,就运用了传统设计,双臂始终笔直,动作粗犷急促;而两个旦角个头增大,肘关节可以弯曲,动作细腻优雅。观众能从对比中感受到强烈的喜剧效果。可见,艺人对偶身结构和动作技巧的改革是从实际出发的,并非盲目地为创新而创新。

  泉州提线木偶也在保护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偶身经过改造,增加了膝关节,全身的线从十几条增加到30多条,表现力大大增强。更具根本性的是舞台样式的改革。过去,泉州木偶的演出形态被称为“四美班”,艺人站在舞台上,一片与胸部齐高的屏风竖立在他们与木偶之间,艺人操纵木偶的全过程,以及他们的表情、道白和歌唱,观众都看得清、听得见。木偶没有表情,操纵者的深情投入和优雅动作,既是对木偶局限性的补偿,也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后来,提线木偶走进大剧场,面临观众增多的新情况和创作现代剧目的新课题。比如排演《解放一江山岛》等新戏,剧中出现了飞机、大炮和战舰,演剧的形态必然要改造。为了真实表现故事的时空背景,演员在脚下垫一个平台,居高临下地操纵偶身。后来,这个平台垫得更高,成为中台,最后发展为高台。

  高台发展到极致的例子是《火焰山》,使用加长的提线操纵,是世界提线木偶史上空前的创新。该剧是泉州提线木偶上演场次最多的一出戏,巡演数十个国家,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四美班”样式与高台样式各有千秋,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它们都是艺术瑰宝。高台样式本是一种创新,经过6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第二传统”。2006年以后,泉州提线木偶最著名的几出大型新戏——《钦差大臣》《赵氏孤儿》《卢俊义》,全都采用高台样式,传承“第二传统”。高台样式与“四美班”样式的并存,生动见证着创新与传承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是“两条腿走路”的最佳例证。

  我国木偶艺术的形态、样式极为丰富多样,且各有所长,潜力无限,都值得认真研究。只要在继承和保护传统的前提下敢于、善于创新,木偶艺术一定能更好发展。陈世雄

[ 责编:张晓荣 ]

作者: alvi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