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健委建议武汉返粤来粤人员7天后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说。为严控输入风险,强化社区管理和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我省采取了“三个一”和“三个提醒”的措施,全方位做好武汉返粤来粤人员的健康管理。

  4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重点介绍我省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的近期工作进展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联盟在创新资源集聚、产学研用精准对接、行业规范自律等方面的优势作用,省科技厅8日启动成立了传染病诊断试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发传染病疫苗研发技术创新联盟、粤港澳实验动物共享服务与技术创新联盟3个联盟。

  省科技厅副厅长龚国平介绍,3个联盟的成立旨在积极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医院和企业的力量,进一步强化协同创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鼓励采取大联合、大协作、大团队的方式,加快推进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发展壮大新兴业态,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同时,我省新启动建设130余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支撑疫情防控。

  三类疫苗研制均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现阶段,我省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的工作进展如何?新发传染病疫苗研发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彭育才表示,我省科研单位重点开展mRNA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并且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其中,mRNA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经动物实验证实,都能诱导小鼠和猴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而且这些抗体都有很强的病毒中和能力,目前正在进行攻毒保护实验。在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研制方面,我省科研团队也已获得候选的疫苗。

  彭育才介绍,我省27家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疫苗研发生产企业组建了新发传染病疫苗研发技术创新联盟,“我们将加强疫苗研发单位与疾控中心、医院间的交流与协作,推动疫苗质量标准不断提高。”

  “由于我省缺乏高标准的大动物实验平台,所以做动物攻毒保护实验时,要到外省的有相应条件的实验室开展,这也成为制约我省疫苗研制和支撑新冠防疫斗争的一个瓶颈。”粤港澳实验动物共享服务与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黄韧指出,广东实验动物基础设施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在此背景下,省科技厅推动成立粤港澳实验动物共享服务与技术创新联盟,现有42家发起单位,均来自于粤港澳三地的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企业。

  全方位做好武汉返粤来粤人员健康管理

  “武汉市解除了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据统计,约有10万人将从武汉陆续返粤,‘内防反弹’的风险增加。”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说。为严控输入风险,强化社区管理和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我省采取了“三个一”和“三个提醒”的措施,全方位做好武汉返粤来粤人员的健康管理。

  具体而言,是对近期武汉返粤人员,打一次电话,询问本人及家人近期健康状况及有无接触过确诊、疑似病例;要求在湖北检测一次新冠病毒核酸;要求扫一次广东“粤康码”,并连续申报至少3天的健康状况。

  此外,用人单位和社区要对武汉返粤、来粤人员,发放一份健康告知书,重点提醒抵粤14天内除上下班外不得外出,不得组织、参与聚餐和聚会等活动;提醒关注健康状况,开展健康状况问诊;提醒每日在粤康码上申报健康状况。

  同时,我省要求,对持“湖北健康码”红码和黄码人员,以及未申报粤鄂两省健康码的武汉来粤人员,及时安排核酸检测,并严格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对于无7天内核酸检测报告者,抵粤当天安排到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我们建议,武汉来粤人员7天后再检测一次核酸。”周紫霄说。她介绍,返粤人员进入广东,应提前登录“粤省事”平台领取“粤康码”,或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APP申领“防疫健康信息码”作为我省通行凭证。

  “粤康码”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实时动态分析,确定重点人群,包括确认病例和核酸阳性人员、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疫情重点地区输入人员、集中隔离人员、居家隔离人员等六类,标识为“红码”,其余人群标识为“绿码”。“这个判断规则是科学、准确、可靠的,大家可以放心使用。”周紫霄说。

  南方日报记者 龚春辉 卞德龙 陈理

作者: alvi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